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DB32/T 4800-202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4800-2024
中文名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
发布日期:2024-05-16
实施日期:2024-06-16
发布部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DB32/T 4800-202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介绍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5月16日发布了一项新的标准——DB32/T 4800-202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旨在规范和指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该标准将于2024年6月16日正式实施,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一、标准概述
DB32/T 4800-202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标准,它涵盖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等多个方面。该标准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标准内容解读
1、保护区建设
标准规定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要求,包括保护区的选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保护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确保保护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应明确保护区的范围、功能分区、保护目标和保护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则涉及保护区内的监测、管理、科研和宣教等设施。
2、保护区管理
管理部分详细规定了保护区的日常管理、人员配置、资金保障、信息公开等内容。保护区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资金保障方面,要求保护区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保护区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信息公开则要求保护区的管理信息、保护成效等向公众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3、资源保护
资源保护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资源调查、监测、保护措施和生态修复等方面。保护区应定期开展资源调查,掌握资源状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监测工作应覆盖资源变化、环境变化等多个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生态修复则要求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4、科研与宣教
标准还强调了科研和宣教的重要性。保护区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意义
DB32/T 4800-2024《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还有助于提高资源保护的效率和效果,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