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GB/T 39561.2-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2部分:设备描述模型》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9561.2-2020
中文名称:《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2部分:设备描述模型》
发布日期:2020-12-14
实施日期:2021-07-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1)
起草单位: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山东建筑大学、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黄祖广、赵艳领、刘丹、薛瑞娟、于皓宇、鄢萍、蒋峥、邵珠峰、姬帅、陶飞、王金江、黄廉真、温尔文、余娴、周婷婷、李晓湛、陈爱斌、刘广杰、欧阳渺安、王漫江
中国标准分类号:J07电子计算机应用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电气工程综合
GB/T 39561.2-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2部分:设备描述模型》介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39561.2-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2部分:设备描述模型》(以下简称“本标准”),于2020年12月14日发布,并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数控装备之间的有效通信和互操作,确保不同制造商和不同型号的设备能够在同一生产环境中无缝协作。它适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数控装备的设计、制造、集成和使用过程。
二、设备描述模型的主要内容
1、设备描述模型的定义
设备描述模型是一套用于描述数控装备功能、性能、接口和操作的标准化信息框架。它包括设备的能力描述、接口描述、配置参数和操作指令等。
2、模型结构
本标准定义了设备描述模型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
设备标识:唯一标识设备及其版本。
功能描述:详细描述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参数。
接口定义:定义设备如何与其他系统或设备交互。
配置参数:描述设备运行所需的配置信息。
操作指令:定义设备的操作指令和响应机制。
3、数据交换格式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描述模型的数据交换格式,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数据交换格式通常包括XML、JSON等结构化数据表示方法。
三、互操作性要求
1、互操作性原则
本标准强调了互操作性的重要性,要求数控装备能够:
识别:正确识别和解析来自其他设备的描述信息。
集成:与其他设备和系统无缝集成。
协作: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设备协同工作。
2、兼容性测试
为了验证设备描述模型的互操作性,本标准提出了兼容性测试的要求,包括功能性测试、接口兼容性测试和性能测试等。
四、实施与应用
1、实施指南
本标准提供了实施指南,帮助企业理解和应用设备描述模型。包括:
模型构建:如何构建符合标准的设备描述模型。
数据交换:如何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交换。
互操作性测试:如何进行互操作性测试和验证。
2、应用场景
本标准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生产线上不同设备和系统的高效协同。
远程监控与诊断:通过标准化模型实现远程设备的监控和维护。
设备升级与维护:简化设备升级和维护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交互。
GB/T 39561.2-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2部分:设备描述模型》的发布和实施,为数控装备的互联互通及互操作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支持。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