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料撕裂强度测试标准是评估面料抵抗撕裂破坏能力的依据,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下是对面料撕裂强度测试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面料撕裂强度测试标准的概述
面料撕裂强度测试标准通常由权威机构或行业协会制定,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测试设备、试样准备、测试步骤以及测试结果的评判等关键要素。在国际上,常用的面料撕裂强度测试标准包括ISO 13937、ASTM D1424等;而在我国,国家标准GB/T 3917系列则是评估面料撕裂强度的主要依据。
二、面料撕裂强度测试方法
1、摆锤法
摆锤法是一种常用的面料撕裂强度测试方法。测试时,按规定尺寸剪取试样并夹持在夹具上,然后在试样上切开一个切口。释放处于最大势能位置的摆锤,摆锤离开固定夹具时,试样沿切口方向被撕裂。通过测量摆锤撕破试样一定长度所做的功,可以换算成撕破力,从而评估面料的撕裂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机织物、无纺布等,但不适用于针织物、机织弹性织物等可能产生撕裂转移的织物。
2、舌形法
舌形法是通过在矩形试样中切开两条平行切口形成舌形试样,然后将试样装入设备夹钳中进行测试。测试时,保持两个切口线的顺直平行,在切口方向施加拉力模拟两个平行撕破强力。记录直至撕破到规定长度的撕破强力,通过自动电子装置计算撕破强力。舌形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织物,包括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以及混纺织物等。
3、梯形法
梯形法是在试样上画一个梯形并在梯形短边上剪一个切口,然后用强力试验仪的夹钳夹住梯形上两条不平行的边进行测试。测试时,对试样施加连续增加的力,使撕破沿试样宽度方向传播,测定平均最大撕破力。梯形法适用于测定较厚或者强度较高的织物,如机织物、无纺布、牛仔布等。
4、裤形法(单缝撕破试验)
裤形法是通过按规定长度从矩形试样短边中心剪开形成可供夹持的两个裤腿状试样进行测试。测试时,夹持裤形试样的两条腿,使试样的切口线在两夹钳之间呈直线。开启仪器将拉力施加于切口方向,记录直至撕裂到规定长度内的撕破强力。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试某些特定类型的纺织品,如服装面料等。
三、面料撕裂强度测试设备
面料撕裂强度测试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测试设备包括摆锤试验仪、智能撕裂强度测试仪、拉力试验机等。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易于操作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面料撕裂强度测试的需求。
摆锤试验仪是摆锤法测试的主要设备,它利用重力作用使摆锤落下并撕破试样。智能撕裂强度测试仪则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记录和分析测试结果。拉力试验机则适用于多种测试方法,包括舌形法、梯形法和裤形法等,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四、试样准备与测试步骤
在进行面料撕裂强度测试前,需要进行试样准备和测试步骤的规划。试样准备包括按规定尺寸剪取试样、夹持试样、切开切口等操作。测试步骤则包括安装试样、选择测试方法、设置测试参数、启动测试设备并记录测试结果等。
试样准备时需要注意试样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要求。不同测试方法对应不同的试样形状和尺寸要求,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裁剪和夹持。在切开切口时,需要使用锋利的刀具并确保切口平整、无毛刺。测试步骤中,需要根据所选测试方法设置相应的测试参数,如拉伸速度、隔距长度等。启动测试设备后,需要密切关注测试过程并及时记录测试结果。
五、测试结果的评判与影响因素
测试结果的评判是面料撕裂强度测试的环节。一般情况下,撕裂强力越大,说明面料抵抗撕裂的能力越强,织物的耐用性就越好。实际需要的撕裂强力的值取决于面料的预期应用。如,户外装备或者工业应用的面料可能需要更高的撕裂强力,而装饰用品或者某些服装可能就不需要如此高的撕裂强力。
面料撕裂强度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原材料、纱线的性质(如线密度、长丝或短丝、捻度等)、织物组织结构、密度等。在进行面料撕裂强度测试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