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的执行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标准涉及到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环保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次氯酸钠执行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次氯酸钠的执行标准一览
1、GB/T 19106-2013《次氯酸钠》
该标准于2013年11月27日发布,201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适用于由氢氧化钠经氯化制得的次氯酸钠。规定了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pH值、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详细描述了有效氯含量、铁含量、重金属含量等项目的检测方法。明确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具体要求。要求包装需附有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运输过程中需防止泄漏。次氯酸钠具有强腐蚀性,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
2、GB 2557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次氯酸钠》
该标准于2011年2月21日发布,适用于食品添加剂次氯酸钠的生产。主要内容包括:适用于由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制得的次氯酸钠。规定了食品级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确保其安全性。详细描述了有效氯含量、重金属含量等项目的检测方法。
3、HG/T 3668-2009《工业用次氯酸钠》
该行业标准适用于工业用途的次氯酸钠,规定了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明确了工业用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pH值等指标。提供了有效氯含量、铁含量等项目的检测方法。
二、次氯酸钠质量要求
1、有效氯含量: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是衡量其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有效氯含量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2、pH值:次氯酸钠溶液的pH值对其稳定性和消毒效果有影响。通常,pH值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次氯酸钠的活性。
3、杂质含量:包括重金属、氯化物等杂质的含量需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确保次氯酸钠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三、次氯酸钠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1、安全性:次氯酸钠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防护措施、储存条件和运输要求等。
2、环保要求:次氯酸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
四、次氯酸钠检测和认证
1、检测方法:次氯酸钠的检测方法包括滴定法、比色法等,用于测定有效氯含量、pH值和其他相关指标。
2、认证:次氯酸钠的生产和销售可能需要通过相关的认证,如ISO认证、CE认证等,以证明其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
五、次氯酸钠应用领域的特定要求
1、水处理:在水处理领域,次氯酸钠需要符合饮用水或工业用水的特定标准,如WHO(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质量指南》。
2、医疗消毒:在医疗领域,次氯酸钠的浓度和纯度需要符合医疗器械消毒的特定要求。
3、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行业,次氯酸钠的使用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如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