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化土壤检测标准主要依据《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等行业规范,检测指标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电导率、含盐量)及污染物限量(重金属如铅、镉、汞、砷等)。以下是绿化土壤检测的一些主要标准。
一、土壤物理性质检测
1、土壤质地:土壤的颗粒大小分布,包括粘土、粉土、砂土等。
2、土壤结构: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如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等。
3、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反映土壤的紧实度。
4、土壤孔隙度:土壤中孔隙所占的体积比例,影响水分和空气的流通。
二、土壤化学性质检测
1、pH值:土壤的酸碱度,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2、有机质含量: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总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3、养分含量: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
4、盐分含量:土壤中可溶性盐的总量,过高会影响植物生长。
三、土壤生物性质检测
1、微生物活性: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反映土壤的生物活性。
2、土壤酶活性:土壤中酶的活性,与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分解有关。
3、土壤动物群落:土壤中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对土壤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四、土壤污染检测
1、重金属含量:如铅、镉、汞等,这些元素对植物和人体健康有害。
2、农药残留: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有机物污染:包括石油烃类、多环芳烃等,这些物质可能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五、土壤改良和修复标准
1、改良目标: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改良的目标,如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
2、改良材料:选择合适的改良材料,如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
3、改良效果评估:改良后对土壤进行再次检测,评估改良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