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标准是依据ISO 105-B02、AATCC TM16、GB/T 8427等国际和国家标准制定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纺织品在光照条件下颜色抗褪色能力。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日光或其他光源照射下,颜色保持不变的能力。
一、国际标准
在国际层面上,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O 105-B02是评估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主要标准,它规定了纺织品在日光下暴露后颜色变化的测试方法。这个标准涵盖了从样品制备到暴露条件、评估方法等详细步骤。
二、国内标准
在中国,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测试遵循国家标准GB/T 8427-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色牢度》。这个标准与ISO 105-B02相似,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它详细描述了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测试条件、样品制备、暴露时间和评估方法。
三、测试方法
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日光暴露测试:将样品暴露在日光下,定期评估颜色变化。
2、人工光源暴露测试:使用人工光源(如氙灯)模拟日光,对样品进行暴露和评估。
3、加速测试:通过增加光源的强度或改变暴露条件,缩短测试时间,以预测长期暴露下的颜色变化。
四、评估标准
1、颜色变化:使用色差仪或视觉评估方法,比较暴露前后样品的颜色变化。
2、强度变化:评估样品的强度(如拉伸强度)在暴露后是否有显著下降。
3、泛黄程度:对于某些材料,还需要评估暴露后是否出现泛黄现象。
五、等级划分
1、等级1-2:颜色变化极小,几乎不影响外观。
2、等级3-4:颜色有轻微变化,但仍然可以接受。
3、等级5-6:颜色变化明显,可能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
4、等级7-8:颜色变化严重,产品外观和性能受到显著影响。
六、影响因素
1、纤维类型:天然纤维和某些合成纤维对光的敏感性不同。
2、染料和颜料:不同染料和颜料的耐光性差异较大。
3、加工工艺:如染色、后整理等工艺对耐光色牢度有影响。
4、环境条件: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耐光色牢度。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