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中食用酒精检测标准主要依据GB/T 394.2-2008《酒精通用分析方法》和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一、食用酒精的定义
食用酒精,也称为乙醇,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的香味,是白酒生产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糖蜜发酵或者化学合成等多种方式获得。在白酒生产中,食用酒精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二、食用酒精检测标准
1、纯度标准
食用酒精的纯度是其检测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根据国家标准GB 10343-2008《食用酒精》,食用酒精的纯度必须达到95%以上,这是确保白酒品质和安全性的基础。
2、卫生标准
食用酒精的卫生标准包括微生物指标和重金属含量等。微生物指标要求食用酒精中不得检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以防止食品污染。重金属含量方面,如铅、砷等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3、感官标准
食用酒精的感官标准主要涉及色泽、气味和味道。合格的食用酒精应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乙醇特有的香味,无异味,口感纯净。
4、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包括酒精度、甲醇含量等。酒精度是衡量食用酒精浓度的重要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甲醇含量是衡量食用酒精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防止甲醇中毒。
三、检测方法
食用酒精的检测方法多样,包括化学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因其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是目前检测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的常用方法。化学分析法则常用于检测食用酒精的纯度和卫生指标。
四、监管和执行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食用酒精的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管,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监管部门还会定期对市场上的白酒产品进行抽检,以确保其食用酒精含量符合标准。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