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54-2013《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钻孔应变观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T 54-2013
中文名称:《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钻孔应变观测》
发布日期:2013-12-17
实施日期:2014-05-01
发布部门:中国地震局
提出单位:中国地震局
归口单位: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
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起草人:邱泽华、李正媛、陈志遥、苏恺之、唐磊、张宝红、吕品姬、赵斌、宋茉、刘文义
中国标准分类号:P15工程抗震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25地震和防振
DB/T 54-2013《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钻孔应变观测》介绍
《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钻孔应变观测》(DB/T 54-2013)是中国地震局于2013年12月17日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
一、标准概述
DB/T 54-2013标准详细规定了地震地壳形变观测中钻孔应变观测的技术要求、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地震监测的技术水平、增强地震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要求
1、观测设备
标准规定了钻孔应变观测所需的设备类型和性能要求,包括钻孔应变仪、数据采集器、电源系统等。这些设备必须满足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长期运行的要求,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观测环境
钻孔应变观测的环境条件对观测结果有直接影响。因此,标准对观测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减少环境因素对观测数据的干扰。
3、观测点的选址
标准对观测点的选址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环境干扰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以确保观测点的代表性和观测数据的有效性。
三、观测方法
1、观测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钻孔应变观测的整个流程,包括钻孔施工、仪器安装、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等步骤。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观测过程的规范性和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钻孔应变观测的核心环节。标准规定了数据采集的频率、时长、格式等技术参数,以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异常处理和数据备份等操作。
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将原始观测数据转化为可用信息的关键步骤。标准提供了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异常值剔除、数据插值、趋势分析等,以确保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质量控制
1、观测质量
标准对观测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观测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一致性和可靠性。通过定期的校准、比对和验证,确保观测数据的质量。
2、人员培训
为了确保观测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标准要求对参与观测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DB/T 54-2013《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钻孔应变观测》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向标准化、规范化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提高地震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