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4/T 1925.2-2014《杂粮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小品种谷物类》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4/T 1925.2-2014
中文名称:《杂粮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小品种谷物类》
发布日期:2014-12-29
实施日期:2015-01-29
发布部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4/T 1925.2-2014《杂粮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小品种谷物类》介绍
DB34/T 1925.2-2014《杂粮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小品种谷物类》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于2014年12月29日发布,并自2015年1月29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适用于小品种谷物类杂粮粉的生产和加工,包括但不限于小米、荞麦、燕麦等小品种谷物。这些谷物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原料要求
标准对原料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谷物的品种、成熟度、清洁度等。原料必须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
3、加工技术
本部分详细规定了杂粮粉的加工技术,包括清洗、浸泡、磨粉、干燥等关键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点,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
4、产品质量
标准对杂粮粉的产品质量提出了具体指标,如水分含量、灰分、蛋白质含量等。这些指标的设定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营养和安全。
5、包装与储存
对于杂粮粉的包装和储存,标准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且包装过程要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防潮性。储存条件要适宜,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
6、检验方法
标准提供了杂粮粉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以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符合质量标准。
二、标准的意义
DB34/T 1925.2-2014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安徽省乃至全国小品种谷物类杂粮粉的生产加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还能推动杂粮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DB34/T 1925.2-2014《杂粮粉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小品种谷物类》的发布和实施,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生产指导和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选择。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