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C/T 995-2006《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基本信息
标准号:JC/T 995-2006
中文名称:《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
发布日期:2006-03-07
实施日期:2006-08-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起草人:施剑林、蒋丹宇、陈调娣、刘琪、陆正兰、朱国强
中国标准分类号:Q32特种陶瓷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陶瓷
JC/T 995-2006《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介绍
JC/T 995-2006《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是一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JC/T 995-2006标准于2006年3月7日发布,自2006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物理性能要求
1、比表面积:标准规定,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的比表面积应小于10平方米/克,以保证其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
2、真密度:真密度作为粉体材料的重要物理性能指标,标准规定其真密度应大于5.8克/立方厘米。
3、松装密度:松装密度是衡量粉体颗粒间空隙大小的指标,标准规定松装密度应大于2.5克/立方厘米。
二、化学性能要求
1、纯度:氧化锆粉体的纯度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标准规定,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的纯度应不低于99.5%。
2、杂质含量:标准对氧化锆粉体中的杂质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如铁、铝、硅等元素的含量均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氧化锆相含量:氧化锆粉体中应主要为单斜氧化锆和四方氧化锆,其总含量应不低于98%。
三、颗粒形态和粒度分布
1、颗粒形态:标准规定,氧化锆粉体的颗粒应为不规则形状,以提高其烧结活性和力学性能。
2、粒度分布:粒度分布是影响粉体烧结性能的重要因素。标准规定,氧化锆粉体的粒度分布应满足D50(中值粒径)在0.5-2.0微米之间,D90(90%通过粒径)在5.0微米以下。
四、检验方法
1、比表面积测定:采用氮吸附法,通过BET方程计算比表面积。
2、真密度测定:采用比重瓶法或气体排代法测定真密度。
3、松装密度测定:通过测量一定质量粉体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来计算松装密度。
4、纯度和杂质含量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5、氧化锆相含量测定: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氧化锆相含量。
6、颗粒形态和粒度分布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颗粒形态,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度分布。
JC/T 995-2006《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标准为氧化锆粉体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应用效果。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应用,以确保产品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