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51/T 1480-2012《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51/T 1480-2012
中文名称:《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规范》
发布日期:2012-11-15
实施日期:2012-12-01
发布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51/T 1480-2012《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规范》介绍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51/T 1480-2012《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一、《规范》的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草原载畜量和草畜平衡的计算。包括天然草原、人工草地、改良草地等各类草原类型。
二、《规范》的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
《规范》明确了草原载畜量、草畜平衡、草原植被覆盖度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为计算和评估提供了基础。
2、草原载畜量的确定
《规范》提出了草原载畜量的确定方法,包括草地类型划分、草地生产力评价、草地适宜载畜量的计算等步骤。
草地类型划分:根据草地的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将草原划分为不同类型,为载畜量的计算提供基础。
草地生产力评价:通过草地生物量、植被覆盖度等指标,评价草地的生产力水平,为确定适宜载畜量提供依据。
草地适宜载畜量的计算:根据草地类型、草地生产力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确定草地的适宜载畜量。
2、草畜平衡的计算
草地可利用量的计算:根据草地适宜载畜量、草地面积等数据,计算草地的可利用量。
草地实际利用量的计算:根据实际放牧情况,计算草地的实际利用量。
草畜平衡状态的评价:通过比较草地可利用量和实际利用量,评价草畜平衡状态,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指导。
三、《规范》的实施意义
《规范》的实施,对于促进四川省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确定草原载畜量和草畜平衡,可以有效避免草原过度放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