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8974-2012《马铃薯A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8974-2012
中文名称:《马铃薯A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发布日期:2012-12-31
实施日期:2013-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邹明强、张帆、李锦丰、陈艳、戴华、田世民、马吉湘、金涌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GB/T 28974-2012《马铃薯A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介绍
国家标准GB/T 28974-2012《马铃薯A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一、标准主要内容
1、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马铃薯A病毒进行检疫鉴定的方法,适用于农业植物检疫领域。
2、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马铃薯A病毒”、“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为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3、原理
该方法基于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利用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作为标记物,通过免疫层析技术实现对马铃薯A病毒的快速检测。
4、仪器和试剂
标准对检测过程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样本处理液等,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标准对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提取等步骤,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6、检测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本的制备、试纸条的使用、结果的判断等,为检测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7、结果判定
标准对检测结果的判定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阳性、阴性和无效的判定标准,为检测结果的准确判断提供了依据。
8、注意事项
标准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提醒,包括试剂的保存、操作的注意事项等,以避免操作失误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二、标准的应用意义
1、提高检测效率
与传统的病毒检测方法相比,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病毒检测的效率。
2、提高检测灵敏度
该方法利用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作为标记物,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更低浓度的病毒,为病毒的早期发现和防控提供了可能。
3、规范检测流程
标准对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规范了检测流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促进技术交流和推广
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推动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广泛应用。
GB/T 28974-2012《马铃薯A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纳米颗粒增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马铃薯A病毒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