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2025-2017
中文名称:《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7-02-20
实施日期:2017-03-20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浙江省气象局
归口单位:浙江省气象局
起草单位:浙江省气象台
起草人:陈海燕、杨诗芳、潘劲松、严洌娜、孙长、张玮玮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气象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介绍
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是一项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于2017年2月20日发布,并于同年3月20日开始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的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工作。该标准不仅适用于政府部门,还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为各方提供准确的暴雨危险性等级信息,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评估流程
根据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评估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收集:收集与暴雨过程相关的气象、水文、地理等数据,为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评估模型构建:根据暴雨过程的特点,构建合适的评估模型,以科学、客观地评估暴雨危险性等级。
4、评估实施:依据评估模型,对暴雨过程进行危险性等级评估,得出评估结果。
5、结果分析与应用: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决策支持。
三、评估指标体系
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规定了一套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雨量指标:评估暴雨过程中的降雨量,包括总降雨量、最大小时降雨量等。
2、降雨强度指标:评估暴雨过程中的降雨强度,包括平均降雨强度、最大降雨强度等。
3、降雨历时指标:评估暴雨过程中的降雨历时,包括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等。
4、降雨分布指标:评估暴雨过程中的降雨分布特征,包括降雨分布的均匀性、集中性等。
5、地形地貌指标:评估暴雨过程中地形地貌对危险性的影响,包括坡度、坡向、地貌类型等。
6、社会经济指标:评估暴雨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对危险性的影响,包括人口密度、经济活动强度等。
四、评估结果
根据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评估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
1、一级:危险性极低,暴雨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小。
2、二级:危险性较低,暴雨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较小。
3、三级:危险性中等,暴雨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较大。
4、四级:危险性较高,暴雨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
5、五级:危险性极高,暴雨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极大。
五、标准意义
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浙江省暴雨灾害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评估流程和指标体系,可以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暴雨带来的灾害风险。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