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7/T 1019-2008《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成分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1019-2008
中文名称:《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成分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08-08-12
实施日期:2008-09-01
发布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7/T 1019-2008《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成分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介绍
DB37/T 1019-2008是中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8月12日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自200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DB37/T 1019-2008标准适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包括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腐等制品。
2、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定量PCR”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后续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
3、原理
标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与目标DNA序列结合,实现对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
4、试剂和材料
标准规定了检测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DNA提取试剂、PCR反应体系、荧光染料等,并对试剂的纯度、稳定性等提出了要求。
5、仪器和设备
标准对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了规定,包括PCR仪、离心机、超纯水系统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样品处理
标准对样品的采集、保存、提取等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7、分析步骤
标准详细描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具体步骤,包括DNA提取、PCR扩增、数据分析等,为实验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8、结果计算和判定
标准规定了结果的计算方法和判定标准,包括阈值循环(Ct值)的确定、相对定量的计算等,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标准意义
DB37/T 1019-2008标准的制定,为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草甘膦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科学、规范的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转基因成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该标准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增强消费者信心。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