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部1486号公告-6-2010《饲料中雷琐酸内酯类药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农业部1486号公告-6-2010
中文名称:《饲料中雷琐酸内酯类药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发布日期:2010-11-16
实施日期:2010-11-16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业司
归口单位: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6)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起草人:沈建忠、丁双阳、程林丽、张素霞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畜禽饲料与添加剂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饲料
农业部1486号公告-6-2010《饲料中雷琐酸内酯类药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了《饲料中雷琐酸内酯类药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以下简称本标准),以规范饲料中雷琐酸内酯类药物的检测方法,确保饲料安全。
一、标准背景
雷琐酸内酯类药物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曾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由于其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各国对此类物质的使用和残留限量都有严格的规定。本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满足饲料中雷琐酸内酯类药物检测的需求,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
二、标准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雷琐酸内酯类药物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种饲料样本的检测。
2、原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饲料中的雷琐酸内酯类药物进行分离和检测,利用质谱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仪器与试剂:明确了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以及试剂的规格和纯度要求。
4、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对样品的采集、保存、前处理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测定方法:详细介绍了样品的提取、净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步骤,为实验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6、结果计算与表述:对结果的计算方法、数据的处理和报告格式等进行了规定,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通过规范雷琐酸内酯类药物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饲料中的非法添加和残留问题,保障饲料安全。
2、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饲料中药物成分的合规使用,有助于维护畜牧业的正常秩序,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消费者权益:饲料安全直接关系到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动物产品的信心。
4、符合国际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我国饲料检测技术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