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5/T 1220-2011《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5/T 1220-2011
中文名称:《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
发布日期:2011-12-31
实施日期:2012-03-15
发布部门: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5/T 1220-2011《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介绍
DB35/T 1220-2011《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标准适用于大豆疫霉菌的致病性测定。该标准规定了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的方法、步骤、仪器设备、试剂材料、结果判定等方面的内容。
一、标准主要内容
1、术语和定义:对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中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如“大豆疫霉菌”、“致病性”等,为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提供了基础。
2、原理:阐述了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即通过测定大豆疫霉菌对大豆的致病性,评估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3、仪器设备:列出了进行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如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显微镜等,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4、试剂材料:规定了进行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所需的试剂材料,如大豆种子、大豆疫霉菌菌株、培养基等,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
5、测定方法:详细描述了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菌株的培养、种子的消毒、接种、培养、观察和结果判定等,为实验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6、结果判定:明确了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的结果判定标准,如致病性等级的划分、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为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二、标准实施意义
DB35/T 1220-2011《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大豆疫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测定的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指导大豆疫病的防治工作,为大豆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的粮食安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