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3415-2009《隔离检疫圃分级》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3415-2009
中文名称:《隔离检疫圃分级》
发布日期:2009-03-28
实施日期:2009-10-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起草人:李明福、刘伟、张永江、王有福、王秀芬、赵守歧、张健、林明光
中国标准分类号:B15植物保护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GB/T 23415-2009《隔离检疫圃分级》介绍
GB/T 23415-2009《隔离检疫圃分级》标准于2009年3月28日发布,并于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一、隔离检疫圃的定义和分类
1、隔离检疫圃的定义
隔离检疫圃是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通过物理、生物或化学手段,对植物进行隔离和保护,以达到防止病虫害传播的目的。
2、隔离检疫圃的分类
根据GB/T 23415-2009标准,隔离检疫圃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不同等级的隔离检疫圃具有不同的隔离效果和适用范围。
二、隔离检疫圃的建设要求
1、选址要求
隔离检疫圃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区。同时,应避免与农作物种植区、畜牧养殖区和其他可能成为病虫害传播源的区域相邻。
2、隔离设施要求
隔离检疫圃应具备有效的隔离设施,如围墙、围网等,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还应设置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3、环境控制要求
隔离检疫圃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隔离检疫圃的管理要求
1、植物引进管理
隔离检疫圃内引进的植物应经过严格的检疫,确保不携带病虫害。同时,应建立植物引进档案,记录植物的来源、种类、数量等信息。
2、病虫害监测管理
隔离检疫圃应定期对植物进行病虫害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病虫害严重的情况,应采取隔离、销毁等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3、人员管理
进入隔离检疫圃的人员应接受培训,了解隔离检疫圃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同时,应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四、隔离检疫圃的分级标准
1、一级隔离检疫圃
一级隔离检疫圃具有最高的隔离效果,适用于对病虫害敏感的植物品种。一级隔离检疫圃应具备完善的隔离设施、环境控制设备和病虫害监测设备。
2、二级隔离检疫圃
二级隔离检疫圃的隔离效果略低于一级,适用于一般植物品种。二级隔离检疫圃应具备基本的隔离设施和环境控制设备,但病虫害监测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
3、三级隔离检疫圃
三级隔离检疫圃的隔离效果最低,适用于病虫害抗性较强的植物品种。三级隔离检疫圃只需具备基本的隔离设施,环境控制和病虫害监测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
GB/T 23415-2009《隔离检疫圃分级》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植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