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2026-2012《小麦扬辐麦4号繁种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2026-2012
中文名称:《小麦扬辐麦4号繁种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2-03-31
实施日期:2012-05-31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026-2012《小麦扬辐麦4号繁种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3月31日发布了DB32/T 2026-2012《小麦扬辐麦4号繁种技术规程》,并于2012年5月31日开始实施。
一、标准背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扬辐麦4号作为一种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具有广泛的种植价值。为了确保该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和高产性,制定相应的繁种技术规程显得尤为重要。DB32/T 2026-2012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规范小麦扬辐麦4号的繁种过程,提高种子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二、标准规定内容
1、种子生产条件
标准规定了小麦扬辐麦4号种子生产的环境条件,包括土壤、气候、水源等。土壤应为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气候条件应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年均温度在10-15℃,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水源应充足且无污染,以保证种子生产所需的水分供应。
2、繁种技术
标准对小麦扬辐麦4号的繁种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种子生产者按照规定的种植密度进行播种,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要求在生长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还要求在收获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数量。
3、种子检验
标准对小麦扬辐麦4号种子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规定。要求种子生产者在种子收获后进行种子质量检验,包括种子的纯度、发芽率、水分含量等指标。只有符合标准的种子才能用于播种,以保证种子的遗传稳定性和高产性。
4、种子储存与运输
标准还对小麦扬辐麦4号种子的储存和运输提出了要求。种子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以防止种子发霉、变质。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包装和运输方式,避免种子受到损伤或污染。
三、标准实施意义
DB32/T 2026-2012《小麦扬辐麦4号繁种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小麦扬辐麦4号种子的生产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繁种技术,可以确保种子的遗传稳定性和高产性,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标准的实施还有助于提升种子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