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2969.1-19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2969.1-1991
中文名称:《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
发布日期:1991-06-04
实施日期:1992-03-01
发布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宝鸡有色金属加工
中国标准分类号:H26金属无损检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20金属材料无损检测
GB/T 12969.1-1991《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介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于1991年发布了《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12969.1-1991),为钛及钛合金管材的超声波检测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与流程。
一、标准概述
《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12969.1-1991)旨在规定钛及钛合金管材在生产、加工及使用过程中的超声波检测方法,确保管材的内部和外部质量。该标准于1991年6月4日发布,并于199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钛及钛合金的无缝管材和焊接管材,包括但不限于钛合金Ti-6Al-4V、Ti-5Al-2.5Sn等。通过对管材进行超声波检验,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材料内部的裂纹、气孔、夹杂物等缺陷。
三、检验方法
1、设备要求
标准规定了超声波检测设备的基本要求,包括探头、仪器、耦合剂等。探头应具有适当的频率和尺寸,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管材;仪器应具备足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检验流程
检验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检测参数的设定、检测实施、结果分析和记录等步骤。准备工作包括管材的清洗、耦合剂的涂抹等;检测参数的设定包括探头的选择、检测频率的确定等;检测实施则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扫描方式和速度进行;结果分析需要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判断,判断是否存在缺陷;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3、缺陷评价
标准对缺陷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缺陷的分类、尺寸的测量和缺陷的可接受性评价。缺陷的分类主要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位置进行;尺寸的测量需要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缺陷的可接受性评价则需要根据管材的使用要求和缺陷的性质进行综合判断。
四、质量控制
1、检验人员
标准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检验人员需要熟悉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能够正确操作检测设备,准确判断检测结果。
2、检验记录
检验记录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要求对每一次检测的日期、时间、设备、人员、管材规格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妥善保存。检验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的质量追溯和问题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12969.1-1991)为钛及钛合金管材的超声波检测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方法和流程,有助于提高管材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严格执行标准的规定,可以有效地检测出管材内部的缺陷,避免因缺陷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