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45/T 1084-2014《近江牡蛎苗种繁殖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5/T 1084-2014
中文名称:《近江牡蛎苗种繁殖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4-10-25
实施日期:2014-11-25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5/T 1084-2014《近江牡蛎苗种繁殖技术规程》介绍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10月25日发布了DB45/T 1084-2014《近江牡蛎苗种繁殖技术规程》,并于同年11月25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
《规程》主要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近江牡蛎苗种的繁殖,包括苗种的采集、培育、管理和运输等环节。通过规范这些环节的操作,确保近江牡蛎苗种的质量和安全,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近江牡蛎苗种的采集
1、采集时间:《规程》规定,近江牡蛎苗种的采集时间应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月,以确保苗种的生长和发育。
2、采集地点:采集地点应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海域,以保证苗种的健康生长。
3、采集方法:《规程》推荐采用人工采集和机械采集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采集效率。
4、采集后的处理:采集后的苗种应及时进行清洗、筛选和分级,以确保苗种的纯净度和质量。
三、近江牡蛎苗种的培育
1、培育环境:《规程》要求,培育近江牡蛎苗种的环境应具备适宜的温度、光照、水流等条件,以促进苗种的生长。
2、培育方式:《规程》推荐采用室内培育和室外培育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3、培育密度:《规程》规定,培育密度应根据苗种的大小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以保证苗种的健康成长。
4、培育管理:《规程》要求,培育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病害防治和饲料投喂等管理工作,以确保苗种的健康成长。
四、近江牡蛎苗种的管理和运输
1、管理措施:《规程》要求,近江牡蛎苗种的管理工作应包括苗种的计数、记录和监测等,以确保苗种的数量和质量。
2、运输要求:《规程》规定,近江牡蛎苗种的运输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确保苗种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3、运输方式:《规程》推荐采用水运、陆运和空运等多种方式进行苗种的运输,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DB45/T 1084-2014《近江牡蛎苗种繁殖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近江牡蛎苗种的繁殖过程,提高繁殖效率和苗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