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22/T 2517-2016《湖库鱼类增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22/T 2517-2016
中文名称:《湖库鱼类增养殖技术操作规范》
发布日期:2016-12-09
实施日期:2017-03-01
发布部门: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
起草人: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DB22/T 2517-2016《湖库鱼类增养殖技术操作规范》介绍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22/T 2517-2016《湖库鱼类增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并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旨在为湖库鱼类增养殖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养殖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它涵盖了从鱼苗选择、饲料投喂、水质管理到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为湖库鱼类增养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二、鱼苗选择与放养
1、鱼苗质量
本标准规定了鱼苗的选择标准,要求鱼苗健康、无病无伤,且来源可靠。鱼苗的规格、年龄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2、放养密度
标准中还对放养密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鱼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适宜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疾病传播和生长受阻。
三、饲料投喂
1、饲料质量
本标准强调了饲料质量的重要性,要求使用的饲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营养均衡,无污染。
2、投喂方法
在投喂方法上,标准提出了定时、定量、定点的“三定”原则,以确保鱼类能够均匀摄食,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四、水质管理
1、水质监测
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的关键因素。本标准要求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鱼类生长的需要。
2、水质调控
对于水质不达标的情况,标准提供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如增氧、换水等,以改善水质,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五、疾病防控
1、预防为主
本标准强调疾病防控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2、疾病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标准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及疾病发生后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六、环境与生态保护
1、环境保护
本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求在增养殖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生态平衡
同时,标准提倡维护生态平衡,通过合理放养和捕捞,保护湖库的生物多样性。
DB22/T 2517-2016《湖库鱼类增养殖技术操作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湖库鱼类增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