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3469-2016
中文名称:《耕地质量等级》
发布日期:2016-12-30
实施日期:2017-07-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4)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
起草人:任意、曾衍德、何才文、谢建华、赵永志、仲鹭勍、薛彦东、陈明全、李涛、王绪奎、张藕珠、李永涛、郑磊、胡良兵、李荣、辛景树
中国标准分类号:B10土壤、肥料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01土质和土壤学综合
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12月30日发布了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标准,并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标准是我国首个关于耕地质量等级划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对耕地质量的科学评价,为耕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根据GB/T 33469-2016标准,耕地质量等级被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具体划分依据包括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状况、土壤侵蚀程度、土地利用状况等多个方面。
1、一级耕地: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良好的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无明显侵蚀现象,土地利用状况良好,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
2、二级耕地: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较好,侵蚀程度较轻,土地利用状况一般,适合种植大部分农作物。
3、三级耕地: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较差,侵蚀程度较重,土地利用状况较差,适合种植部分耐旱、耐瘠薄的农作物。
三、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GB/T 33469-2016标准规定了耕地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资料收集:收集耕地的基本信息、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状况等相关资料。
2、现场调查:对耕地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耕地的实际状况。
3、土壤样品采集: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
4、土壤肥力测定: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肥力测定,包括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指标。
5、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评价:根据土壤样品的物理性质,评价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
6、土壤侵蚀程度评价:根据土壤侵蚀的类型、程度和影响范围,评价土壤侵蚀程度。
7、土地利用状况评价:根据耕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状况。
8、综合评价:综合考虑上述各项指标,确定耕地的质量等级。
四、耕地质量等级的应用
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标准的实施,对于我国耕地保护、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应用包括:
1、耕地保护: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优质耕地资源。
2、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农业政策制定: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农业生产指导:根据耕地质量等级,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业生产指导,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耕地质量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