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绒山羊两年三产繁育技术规程”的标准号是:DB15/T 1527-2018
DB15/T 1527-2018《绒山羊两年三产繁育技术规程》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8-12-20发布,并于2019-03-20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鄂尔多斯市立新实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鄂尔多斯市畜牧工 作站、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院、鄂尔多斯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伊金 霍洛旗苏布尔嘎镇人民政府、伊金霍洛旗家畜改良工作站;起草人是闫新刚、刘斌、勿都巴拉、赵存发、李春生、斯登丹巴、奥敦、张伟、王泽平、 王世华、王生荣、刘和平、赵瑞媛。
“绒山羊两年三产繁育技术规程”介绍
绒山羊两年三产繁育技术规程是专门针对提升绒山羊繁殖效率与产绒量而设计的一套综合性技术体系。该技术主要通过改善饲养管理、调整营养供给、应用生物技术等措施,实现对绒山羊生殖周期的有效控制,使种羊在两年内能够安全地进行三次生产过程。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母羊的繁殖能力,还能保证后代的健康成长,进而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此规程中包含了详细的饲养管理要点和繁殖调控策略。在饲养管理方面,规定了合理分群、适宜的饲料搭配及定时定量的饲喂原则;在繁殖调控方面则包括了发情同步化处理、最佳配种时期的确定以及产后护理等环节。这些措施均旨在优化绒山羊的生殖性能,确保其在短生产周期内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和高水准的生产能力。
该技术规程还强调了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和维护羊只健康的基本指导。只有健康的绒山羊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因此定期的健康检查、科学的免疫程序和有效的疾病控制手段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这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应用,绒山羊两年三产繁育技术规程能够确保种羊群体的高生产率和优质绒毛的持续产出。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