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1481-2009《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481-2009
中文名称:《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发布日期:2009-09-16
实施日期:2009-12-16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481-2009《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9年发布了DB32/T 1481-2009《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旨在规范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一、标准制定背景
藻类产品,包括螺旋藻、小球藻等,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健康益处,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藻类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受到微囊藻毒素的污染,这些毒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对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规范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藻类产品的安全性。
二、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标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方法、样品的保存和处理步骤,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2、试剂和材料:标准列出了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色谱纯的溶剂、标准品等,并对试剂的纯度和质量提出了要求。
3、仪器设备:标准规定了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子、检测器等,并对其性能和精度提出了要求。
4、测定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净化、浓缩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步骤,包括色谱条件的设定、样品的注入量、检测波长等。
5、结果计算:标准规定了微囊藻毒素含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标准曲线的绘制、样品测定值的计算等。
6、精密度和准确度:标准对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出了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标准实施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藻类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检测准确性:通过规范检测方法,提高了微囊藻毒素检测的准确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藻类产品中的污染物。
2、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有效的检测和控制,降低了微囊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障了食品安全。
3、促进产业发展: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藻类产品的质量,促进藻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4、提升监管效能:标准的实施,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提高了监管的效能。
DB32/T 1481-2009《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布和实施,为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