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23/T 1375-2010《大豆平作窄行深窄密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23/T 1375-2010
中文名称:《大豆平作窄行深窄密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0-03-08
实施日期:2010-04-08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3/T 1375-2010《大豆平作窄行深窄密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大豆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大豆平作窄行深窄密生产技术规程》(DB23/T 1375-2010)是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发布的大豆种植标准,旨在规范大豆种植技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标准概述
《大豆平作窄行深窄密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部针对大豆平作窄行深窄密种植方式的技术规程,涵盖了大豆种植的全过程,包括土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通过实施该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
二、土地选择与整地
标准规定,大豆种植的土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整地要求土壤疏松、无杂草、无石块等,以利于大豆的生长。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大豆生长所需的养分。
三、种子处理
种子是大豆种植的基础,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豆的生长和产量。标准规定,大豆种子应选择抗病、抗虫、高产、优质的品种,并通过种子处理,如浸种、拌种等方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性。
四、播种技术
播种是大豆种植的关键环节,标准对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播种密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一般以春季为宜。播种方式可采用平作窄行深窄密种植方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大豆产量。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情况确定,以保证大豆生长的适宜空间。
五、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保证大豆生长的重要环节,标准对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施肥应根据大豆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保证大豆生长所需的养分。灌溉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适时灌溉,防止干旱和水涝。除草应采用人工或化学方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减少损失。
六、收获与贮藏
收获是大豆种植的最后环节,标准对收获时间、收获方法、贮藏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收获时间应根据大豆成熟度和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以豆荚变黄、豆粒饱满时为宜。收获方法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尽量减少损失。贮藏条件应保证干燥、通风、避光,防止大豆受潮、发霉、变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