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S/T 3301-2005《可溶性大豆多糖》基本信息
标准号:LS/T 3301-2005
中文名称:《可溶性大豆多糖》
发布日期:2005-07-19
实施日期:2006-09-01
发布部门:国家粮食局
归口单位: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粮食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LS/T 3301-2005《可溶性大豆多糖》介绍
LS/T 3301-2005《可溶性大豆多糖》是一项由国家粮食局制定并发布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自2005年7月19日发布,并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详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溶性大豆多糖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它适用于以大豆为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提取的可溶性多糖类物质的生产。
2、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可溶性大豆多糖”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从大豆中提取的,能够在水或其他溶剂中溶解的多糖类物质。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专业术语也进行了规范和解释。
3、要求
标准对可溶性大豆多糖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多糖含量、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限度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标准。
4、试验方法
为了确保可溶性大豆多糖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一系列的试验方法,包括多糖含量的测定、水分的测定、灰分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限度的测定等。这些方法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5、检验规则
标准规定了可溶性大豆多糖的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判定规则。这些规则确保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出厂前的质量控制。
6、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为了保护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标准对可溶性大豆多糖的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有助于减少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
二、标准的意义
LS/T 3301-2005《可溶性大豆多糖》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大豆加工产业的整体水平,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以及推动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规范了生产过程,提高了产品质量,还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