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9633.1-2013《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9633.1-2013
中文名称:《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
发布日期:2013-07-19
实施日期:2013-1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归口单位: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3)
起草单位: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
起草人:商伟凡、庞森权、蔡亮、张胜凯、庞小平、田硕、李果、付长良、刘静
中国标准分类号:A44地球科学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GB/T 29633.1-2013《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介绍
GB/T 29633.1-2013《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是我国首个关于南极地名的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于2013年7月19日发布,并于2013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南极地区作为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最风暴频繁的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规范南极地名的使用和管理,我国首次制定了关于南极地名的标准。
二、标准主要内容
GB/T 29633.1-2013《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定义和术语:明确了南极地名、通名等术语的定义和使用范围,为后续地名命名和管理提供了基础。
2、地名命名原则:规定了南极地名命名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尊重国际惯例、体现地理特征、尊重历史文化等。
3、地名分类:将南极地名分为自然地理实体、人造设施和纪念地三大类,并对各类地名的命名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4、命名程序:明确了南极地名命名的程序,包括提案、审查、批准和公布等环节,确保地名命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地名管理:规定了南极地名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责和管理制度,明确了地名的变更、注销和保护等事项。
三、标准的意义
GB/T 29633.1-2013《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南极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规范地名使用:通过明确地名命名原则和程序,规范了南极地名的使用,避免了名称混乱和误导。
2、保护文化遗产: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南极地区的文化遗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3、促进国际合作:遵循国际惯例,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南极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4、加强资源保护:通过规范地名命名和管理,有助于加强对南极地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GB/T 29633.1-2013《南极地名 第1部分:通名》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南极地名管理和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