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T 500.37-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 第37部分:住院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基本信息
标准号:WS/T 500.37-2016
中文名称:《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 第37部分:住院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
发布日期:2016-08-23
实施日期:2017-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起草人:曹秀堂、刘丽华、张洪鹏、刘建超、沈崇德、童思木、申刚磊、马敬东、陈敏、夏晨曦、张斌、涂辉、邓朝辉
中国标准分类号:C07电子计算机应用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WS/T 500.37-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 第37部分:住院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WS/T 500.37-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 第37部分:住院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标准。该标准于2016年8月23日发布,并于2017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旨在规定住院病程记录中首次病程记录的文档结构、文档头部、文档体等内容,以确保电子病历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有效共享和传递。标准的内容涵盖了首次病程记录的定义、目的、格式要求和数据元素等,为医疗机构提供了统一的电子病历记录和交流的框架。
二、主要内容
1、定义和目的
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住院后,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首次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和治疗计划的记录。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首次病程记录的电子文档格式,以便于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和共享。
2、文档结构
标准规定了首次病程记录的文档结构,包括文档头部和文档体两部分。文档头部包含了病历的唯一标识、患者信息、医师信息等关键信息,而文档体则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分析、诊断、治疗计划等内容。
3、文档头部
文档头部是首次病程记录的基本信息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病历唯一标识
患者基本信息
医师基本信息
记录时间
记录地点
这些信息为电子病历的识别、追踪和共享提供了基础。
4、文档体
文档体是首次病程记录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病情摘要:对患者入院时的病情进行简要描述。
诊断:包括初步诊断和确诊。
治疗计划:详细记录治疗方案和措施。
病程观察: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治疗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5、数据元素
标准还详细规定了首次病程记录中涉及的数据元素,如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实施意义
WS/T 500.37-2016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统一的电子病历记录格式,可以减少信息传递中的错误和遗漏,提高医疗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连续和全面的医疗服务。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