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2/T 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4698-2024
中文名称:《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
发布日期:2024-02-05
实施日期:2024-03-05
发布部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标准分类号:C10医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11医药卫生技术 (词汇)
DB32/T 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介绍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2月5日发布了DB32/T 4698-2024《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并于2024年3月5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制定背景和意义
中医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预防、调理等手段,达到防病于未然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维护,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缺乏统一的诊疗路径规范,中医治未病的实践存在一定的混乱和不规范现象。因此,制定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规范,对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的基本框架
标准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
1、范围: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诊疗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标准制定过程中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3、术语和定义:对中医治未病、治未病诊疗路径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和解释。
4、治未病诊疗路径的基本要求:包括诊疗路径的制定、实施、评估和改进等方面。
5、治未病诊疗路径的具体内容:详细规定了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6、附录:提供了中医治未病诊疗路径的参考案例和实施指南。
三、治未病诊疗路径的基本要求
1、制定诊疗路径:医疗机构应根据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治未病诊疗路径。
2、实施诊疗路径: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诊疗路径进行诊疗活动,确保诊疗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评估诊疗路径: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诊疗路径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改进诊疗路径:根据评估结果,医疗机构应对诊疗路径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诊疗效果。
四、治未病诊疗路径的具体内容
1、诊断:根据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诊断,确定患者的疾病风险和潜在问题。
2、治疗:根据诊断结果,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3、调理:通过调整饮食、作息、情志等方面,帮助患者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4、康复: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5、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