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的标准号是:NY/T 1672-2008
NY/T 1672-2008《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8-08-28发布,并于2008-10-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起草人是储明星、叶素成、方丽、刘忠慧、彭志兰等。
“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技术规程”介绍
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技术规程是一套针对绵羊育种领域开发的标准化程序,其目的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来鉴定携带有FecB基因的绵羊。FecB是一种影响绵羊繁殖率的重要基因,能够使携带该基因的母羊产下更多的羔羊。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羊群的繁殖效率,还为遗传改良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实施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技术规程时,通常会采集待测羊只的血液或组织样本。随后,通过提取DNA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可以特异性地放大FecB基因的目标片段。通过后续的电泳分析或其他分子诊断方法,可以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FecB基因并评估其基因型。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技术规程的应用对于提高绵羊产业的经济价值具有显著效益。利用该技术筛选出的多胎基因型母羊可以有效增加羔羊的数量,进而增加羊肉、羊奶等产品的产量,对养殖户来说是一项有益的遗传资源。同时,该规程的实施还有助于降低因生育力差导致的潜在淘汰风险,从而优化养殖成本管理。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