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44/T 1695-2015《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采集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4/T 1695-2015
中文名称:《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采集规范》
发布日期:2015-11-05
实施日期:2016-02-05
发布部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4/T 1695-2015《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采集规范》介绍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11月5日发布了DB44/T 1695-2015《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采集规范》,并于2016年2月5日正式实施。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作为一项地方性标准,主要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的采集内容、方法、流程和质量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集内容
《规范》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的采集内容,包括保护区的基本信息、生态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状况、人类活动影响、管理机构和人员情况等。这些内容涵盖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保护区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2、采集方法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对采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采集方法。
3、数据采集流程
《规范》规定了数据采集的流程,包括数据采集计划的制定、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审核、数据存储和数据更新等环节。通过规范的数据采集流程,可以确保数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数据质量要求
《规范》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时效性等。通过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范》的意义
《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数据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的实施,可以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管理水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状况等,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数据支持,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公众参与度
《规范》的实施,可以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DB44/T 1695-2015《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采集规范》作为广东省的一项地方性标准,对于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