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7/T 4325-2021《近海产卵场索饵场调查评估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4325-2021
中文名称:《近海产卵场索饵场调查评估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21-03-11
实施日期:2021-04-11
发布部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山东省海洋局
归口单位: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鲁东大学、青岛市黄岛区海洋科技推广中心、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杨艳艳、徐炳庆、周兴、李凡、李少文、王秀霞、张孝民、胡顺鑫、于宁、吕振波、张晶晶、任中华、王蕾、王志扬、孙春晓、张培超、徐家莹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水产、渔业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捕捞和水产养殖
DB37/T 4325-2021《近海产卵场索饵场调查评估技术规程》介绍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近海产卵场索饵场调查评估技术规程》(DB37/T 4325-2021)。
一、标准概述
《近海产卵场索饵场调查评估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为山东省内近海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调查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操作规范。该标准明确了调查评估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的流程。
二、标准发布与实施
发布部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1年3月11日
实施日期:2021年4月11日
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山东省在海洋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三、调查评估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1、资源保护:通过调查评估,了解和掌握近海产卵场和索饵场的现状,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生态评估:评估产卵场和索饵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持。
3、决策支持: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原则
1、科学性:确保调查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2、系统性:全面考虑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系统性调查评估。
3、客观性:保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
四、调查评估内容
1、基础信息调查
地理位置:确定产卵场和索饵场的具体位置。
环境特征:记录水文、气象、底质等环境条件。
生物资源:调查区域内的生物群落结构和主要物种。
2、生态状况评估
生态健康:评估产卵场和索饵场的生态健康状况。
环境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对产卵场和索饵场的影响。
3、资源状况评估
资源量:评估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资源量。
资源潜力:分析资源的潜在开发价值。
五、调查评估方法
1、现场调查
采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采样方法。
调查工具:使用专业的调查工具和设备。
2、数据处理
数据整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3、评估报告
报告编制:根据调查评估结果编制详细的评估报告。
报告审核:评估报告需经过专家审核和相关部门批准。
六、数据采集与处理
1、数据采集
数据来源:确保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和可靠性。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调查过程中的所有数据。
2、数据处理
数据验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存储:采用合适的存储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七、质量控制
标准操作:制定标准操作程序,确保调查评估工作的一致性。
质量监督: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定期对调查评估工作进行质量检查。
《近海产卵场索饵场调查评估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山东省近海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调查评估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调查评估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