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11/ 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1/ 996-2013
中文名称:《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发布日期:2013-06-21
实施日期:2013-10-01
发布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1/ 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介绍
2013年6月21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11/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并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11/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是北京市为规范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明确了城乡规划用地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供了统一的用地分类依据。
二、分类原则
根据标准,城乡规划用地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用地分类应基于城乡规划的实际需要,反映用地的客观属性和功能特点。
2、系统性:用地分类应形成完整的体系,各类用地之间应有明确的界限和层次关系。
3、适应性:用地分类应适应城乡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4、可操作性:用地分类应便于规划管理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实际操作和应用。
三、分类方法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采用以下方法:
1、功能分类法:根据用地的主要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
2、形态分类法:根据用地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高层建筑用地、低层建筑用地等。
3、综合分类法:综合考虑用地的功能、形态、规模、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类。
四、分类标准
DB11/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将城乡规划用地分为以下几大类:
1、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建配套用地等。
2、公共设施用地: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用地。
3、工业用地:包括一般工业用地、特殊工业用地等。
4、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括商业、金融、办公等用地。
5、仓储用地:包括物流仓储、物资储备等用地。
6、交通设施用地: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港口等用地。
7、公共绿地:包括公园、广场、绿化带等用地。
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用地。
9、特殊用地:包括军事、宗教、外交等用地。
五、标准的应用
DB11/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编制:为城乡规划编制提供用地分类依据,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规划管理: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用地分类标准,便于规划审批和管理。
3、规划实施:为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供用地分类指导,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DB11/996-2013《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北京市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