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8747-2012《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8747-2012
中文名称:《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
发布日期:2012-11-05
实施日期:2013-0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归口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起草人:付允、林翎、段广洪、戴煦、王学军、陈亮、高东峰、高延莉、富鸿钧、王秀腾、黄进、陈利、张伟、彭妍妍、曹宁、夏玉娟。
中国标准分类号:Z02经济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20环境经济
GB/T 28747-2012《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 28747-2012《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旨在为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评估和推广提供标准化的指导。
一、《通则》发布背景
《通则》的发布,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政策导向,以及满足市场对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的需求。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好地引导和规范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通则》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通则》适用于各类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评价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废弃物等的回收利用产品。
2、评价原则
《通则》明确了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公正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
3、评价指标体系
《通则》规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经济合理性和社会认可度等五个方面。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节约程度。
环境影响:评价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成熟度:评价产品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济合理性:评价产品的成本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社会认可度:评价产品在社会中的接受程度和推广潜力。
4、评价方法
《通则》提出了评价方法的一般要求,包括评价流程、数据收集、评价模型和结果分析等。
评价报告
《通则》要求评价结果应以报告形式呈现,包括评价依据、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建议等。
三、《通则》的实施意义
《通则》的实施,对于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评价提供了标准化的框架,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认知度,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通则》的推广与应用
为了确保《通则》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对《通则》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资源循环利用重要性的认识。
2、培训指导
组织相关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对《通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4、监督执行
加强对《通则》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GB/T 28747-2012《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工作迈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通过《通则》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