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16005-2009《碘缺乏病病区划分》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6005-2009
中文名称:《碘缺乏病病区划分》
发布日期:2009-10-15
实施日期:2009-1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卫生部
归口单位:卫生部
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起草人:申红梅、苏晓辉、葛旭光、魏海春、齐全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公害病诊断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GB 16005-2009《碘缺乏病病区划分》介绍
《GB 16005-2009 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是一项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标准于2009年10月15日发布,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背景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以及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碘缺乏会导致多种疾病,尤其是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影响尤为严重。因此,科学划分碘缺乏病病区,对于碘缺乏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内容
1、病区划分原则
《GB 16005-2009》规定了碘缺乏病病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
以自然环境中的碘含量为基础,结合人群碘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考虑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人群生活习惯等因素。
划分结果应有助于指导碘缺乏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2、划分标准
标准明确了划分碘缺乏病病区的具体标准,包括:
土壤碘含量、饮用水碘含量、食物碘含量等自然环境指标。
人群尿碘含量、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等人群健康状况指标。
根据上述指标,将病区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3、划分方法
《GB 16005-2009》提供了病区划分的具体方法,包括:
采样和检测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
结果判定和报告编写,明确划分结果的表达方式和报告要求。
三、标准实施意义
1、科学防治
通过科学的病区划分,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碘缺乏病的高发区,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2、健康保障
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有助于保障公众,特别是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需求,预防和减少碘缺乏病的发生。
3、政策制定
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碘缺乏病防治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公共卫生政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四、标准执行与监督
《GB 16005-2009》的执行需要各级政府、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负责标准的监督和实施情况的评估,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