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1783-2009《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1783-2009
中文名称:《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09-12-22
实施日期:2010-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 1783-2009《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9年12月22日发布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1783-2009),并于2010年2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1783-2009)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并发布的,旨在规范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提高马铃薯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该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科学、系统的防治措施,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指南。
二、标准内容
1、防治原则
标准首先明确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和减少污染等。这些原则是指导整个防治工作的基础。
2、病害识别
标准提供了马铃薯晚疫病的详细识别方法,包括病害的症状、发生条件和病害循环等,以帮助种植者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措施。
3、防治措施
标准详细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每种防治方法都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农业防治:包括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物理防治:如利用物理隔离、调整种植密度等方法减少病害发生。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制剂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规定了农药的选择、使用时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监测预警
标准提出了马铃薯晚疫病的监测预警机制,包括监测方法、预警指标和预警系统等,以实现病害的早期发现和及时防治。
5、应急处理
标准还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病害发生后的快速响应、病害控制和损失评估等。
6、效果评估
标准要求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病害控制效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以指导后续的防治工作。
三、实施意义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障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高了马铃薯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有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1783-2009)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通过遵循该标准,种植者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马铃薯晚疫病,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同时,该标准的实施也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