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3956-2014《移动生物安全监测系统野外鼠疫疫情监测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3956-2014
中文名称:《移动生物安全监测系统野外鼠疫疫情监测规程》
发布日期:2014-04-09
实施日期:2014-1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3956-2014《移动生物安全监测系统野外鼠疫疫情监测规程》介绍
2014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一项新的国家推荐标准——SN/T 3956-2014《移动生物安全监测系统野外鼠疫疫情监测规程》,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野外鼠疫疫情的监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的监测。同时,本标准也适用于鼠疫疫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
二、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以下几个关键术语的定义:
1、移动生物安全监测系统:一种可移动的、集成化的生物安全监测设备,用于野外环境中的鼠疫疫情监测。
2、野外鼠疫疫情监测:指在自然环境中对鼠疫病原体的分布、传播和流行情况进行的监测活动。
3、疫情监测点:指在鼠疫疫源地或疫情发生地设立的,用于收集疫情信息的地点。
三、监测设备与方法
1、监测设备:本标准规定了监测设备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如便携性、数据存储、实时传输等,并推荐使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设备。
2、监测方法:本标准提出了多种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测、宿主监测、病原体监测等,以适应不同监测需求。
四、监测流程
1、监测计划制定:在监测前,应根据疫情特点和监测目的,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2、现场调查:到达监测点后,进行现场环境调查,了解疫情背景信息。
3、样本采集: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环境、宿主、病原体等样本。
4、实验室检测:将采集的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以确定病原体的存在与否。
5、数据分析与报告: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形成疫情监测报告,并及时上报。
五、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
1、数据管理:本标准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信息共享:鼓励各监测单位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以提高疫情监测的整体效率。
六、质量控制与评估
1、质量控制:本标准强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设备校准、操作规范等。
2、效果评估:定期对监测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监测工作的持续改进。
七、安全与伦理
1、生物安全:本标准要求在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定,防止病原体的泄露和传播。
2、伦理原则:在涉及动物实验和人类样本的监测工作中,应遵循伦理原则,尊重生命权益。
SN/T 3956-2014《移动生物安全监测系统野外鼠疫疫情监测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野外鼠疫疫情的监测工作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