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7/T 3940-2020《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3940-2020
中文名称:《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20-04-26
实施日期:2020-05-26
发布部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归口单位: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中国农业大学、齐河县植物保护站、邹城市植物保护站、曹县植物保护站
起草人:徐兆春、唐伟、于晓庆、何雄奎、李振博、周丽萍、林彦茹、刘元宝、袁光柱、王广莲、宋坚利、刘亚佳、赵艳丽、曾爱军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DB37/T 3940-2020《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介绍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4月26日发布了《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并于2020年5月26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植保无人飞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中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安全防护措施和作业效果评价等内容。旨在为植保无人飞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
二、技术要求
1、无人机性能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植保无人飞机的性能要求,包括载药量、飞行高度、喷洒速度、喷洒量等。这些性能要求确保了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2、农药使用要求
植保无人飞机使用的农药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农药的种类、剂量、使用方法等。还应根据小麦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农药。
3、设备维护要求
为了确保无人机的正常运行,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要求。这有助于延长无人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作业效率。
三、操作流程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病虫害的作业流程,包括作业前的准备、作业中的操作和作业后的整理等环节。这些流程的规范有助于提高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作业前准备
作业前应进行无人机的检查、农药的准备和作业区域的勘查等工作。这些准备工作有助于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2、作业操作
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飞行路径的选择、喷洒量的控制和飞行速度的调整等。这些操作要求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
3、作业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无人机的清洗、维护和作业数据的记录等工作。这些整理工作有助于为下一次作业做好准备。
四、安全防护措施
本标准对植保无人飞机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规定,包括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和农药的安全使用等。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作业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五、作业效果评价
为了评估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效果,本标准规定了作业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这些评价方法包括病虫害的调查、防治效果的评估和作业成本的分析等。通过这些评价,可以为今后的作业提供改进的依据。
《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植保无人飞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