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3/T 481-2004《无公害河蟹苗种》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3/T 481-2004
中文名称:《无公害河蟹苗种》
发布日期:2004-02-24
实施日期:2004-03-24
发布部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归口单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起草人:周志明、宓国强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淡水养殖与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捕捞和水产养殖
DB33/T 481-2004《无公害河蟹苗种》介绍
DB33/T 481-2004《无公害河蟹苗种》是一项地方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4年2月24日发布,并自2004年3月24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定义和分类
标准首先对“无公害河蟹苗种”进行了定义,明确了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化肥、激素等物质,通过科学管理和养殖技术,确保河蟹苗种健康、无害的产品。同时,对河蟹苗种进行了分类,便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识别。
2、生产环境要求
标准详细规定了河蟹苗种生产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水质、土壤、气候等,确保这些条件符合无公害生产的要求。例如,水质应达到一定的标准,土壤应无重金属污染等。
3、养殖技术规范
对于河蟹苗种的养殖技术,标准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包括繁殖、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这些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提高河蟹苗种的成活率和品质。
4、产品质量要求
标准对无公害河蟹苗种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外观、活力、健康状况等。这些要求有助于保证河蟹苗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信任。
5、检验方法和规程
为了确保河蟹苗种的质量,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和规程,包括样品的采集、检测项目、检测频率等。这些规定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6、包装、运输和储存
标准还对河蟹苗种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要求,以减少在这些过程中可能对河蟹苗种造成的伤害或污染。
二、标准的实施意义
DB33/T 481-2004《无公害河蟹苗种》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河蟹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河蟹苗种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