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标准
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机构名单GB/T 32619-2016《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公开编码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32619-2016
中文名称:《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公开编码规范》
发布日期:2016-04-25
实施日期:2016-11-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新泰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平邑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惠民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广州市秉政电子政务研究所、武汉力龙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市技术监督情报所
起草人:王曙光、熊绍东、桓德铭、隗玉凯、张欣、杨瑛、徐进、杜磊、张钊源、马连启、耿天霖、刘燕、朱利民、岳立、常存伟、王焕芹、张剑、吴力龙、张彤、颜晶晶
中国标准分类号:L67计算机应用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60法律、行政管理
GB/T 32619-2016《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公开编码规范》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4月25日发布了《规范》,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编码原则
《规范》规定了政务服务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包括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这些原则确保了编码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得编码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
2、编码结构
《规范》明确了编码的结构,包括编码的层次和组成元素。编码结构的设计旨在确保编码的清晰性和逻辑性,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
3、编码规则
《规范》详细规定了编码的生成规则,包括编码的生成方式、编码的分配和管理等。这些规则为编码的创建和维护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了编码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4、信息公开内容
《规范》对政务服务中心应当公开的信息内容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包括但不限于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结果等。这些内容的明确有助于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完整性。
5、信息公开方式
《规范》提出了信息公开的方式,包括线上和线下服务。线上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网站、移动应用等电子平台进行,线下服务则通过实体服务中心提供。多渠道的信息公开方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规范》的实施意义
《规范》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通过统一的编码系统,政务服务中心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处理和响应公众的服务需求,从而提高服务效率。
2、增强政府服务透明度
《规范》要求政务服务中心公开服务信息,这有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增强了政府服务的透明度。
3、促进政府服务标准化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统一政务服务的编码标准,推动政务服务的标准化,为政务服务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三、《规范》的应用与推广
为了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需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
1、加强培训和宣传
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认识,确保《规范》的要求得到正确执行。
2、完善信息系统
根据《规范》的要求,更新和完善现有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编码的统一和规范。
3、定期评估和反馈
定期对《规范》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和完善编码系统。
《GB/T 32619-2016 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公开编码规范》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务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规范》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增强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持。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