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5186-2010《表面化学分析——二次离子质谱-由离子注入参考物质确定相对灵敏度因子》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5186-2010
中文名称:《表面化学分析——二次离子质谱-由离子注入参考物质确定相对灵敏度因子》
发布日期:2010-09-26
实施日期:2011-08-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专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起草人:马农农、何友琴、何秀坤
中国标准分类号:G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40化学分析
GB/T 25186-2010《表面化学分析——二次离子质谱-由离子注入参考物质确定相对灵敏度因子》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9月26日发布了这一标准,并于2011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1、定义与术语
标准首先定义了相关的术语和概念,包括二次离子质谱、相对灵敏度因子、离子注入等,为后续的规范提供了基础。
2、原理
标准详细阐述了使用二次离子质谱技术进行表面化学分析的原理,包括离子源的类型、离子束的聚焦、样品的制备和分析过程等。
3、仪器要求
对进行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所需的仪器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等,确保了分析的准确性。
4、样品制备
标准规定了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样品的清洁、表面处理、离子注入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分析的准确性。
5、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了使用二次离子质谱技术进行表面化学分析的步骤,包括样品的放置、离子束的调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6、相对灵敏度因子的确定
这是标准的核心内容,规定了如何通过离子注入参考物质来确定相对灵敏度因子。包括参考物质的选择、注入条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等。
7、数据处理
标准提供了数据处理的指导原则,包括数据的校正、标准化和分析结果的表达方式等。
二、标准的应用
GB/T 25186-2010标准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适用于科研机构,也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确保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设备之间的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从而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标准的意义
这一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二次离子质谱技术的应用、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