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4926.59-2001《实验动物 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4926.59-2001
中文名称:《实验动物 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01-08-29
实施日期:2002-05-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饲养动物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GB/T 14926.59-2001《实验动物 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介绍
GB/T 14926.59-2001《实验动物 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标准解读
《实验动物 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GB/T 14926.59-2001)是一项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犬瘟热病毒的检测方法,旨在提高实验动物的卫生安全水平,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标准发布背景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是一种对犬类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严重影响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规范实验动物犬瘟热病毒的检测,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8月29日发布了此项标准,并规定于200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标准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动物犬瘟热病毒的检测。
2、术语和定义:对实验动物、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3、检测方法:规定了犬瘟热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病毒分离:通过细胞培养等技术,从实验动物体内分离出犬瘟热病毒。
血清学检测: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实验动物体内犬瘟热病毒的抗体。
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实验动物体内犬瘟热病毒的核酸。
4、样品采集与处理:对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样品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结果判定:明确了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和方法,包括阳性、阴性和可疑结果的判定。
三、标准实施意义
1、提高实验动物质量:通过规范犬瘟热病毒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毒的传播,保障实验动物的健康,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
2、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准确的病毒检测有助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因病毒污染导致的实验误差。
3、促进科研发展: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标准化的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4、公共卫生安全:实验动物的病毒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畜共患病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四、标准执行建议
1、加强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标准培训,熟悉标准内容和操作方法。
2、严格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
3、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持续改进:根据实验实践和科技发展,不断优化和完善检测方法。
GB/T 14926.59-2001《实验动物 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实验动物的卫生安全水平、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