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13011-1991《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3011-1991
中文名称:《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1991-05-06
实施日期:1992-02-01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归口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起草单位:河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韩景春、司恭、李进
中国标准分类号:C70工业防尘防毒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GB 13011-1991《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介绍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1年发布了《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并于1992年2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GB 13011-1991《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锌锰干电池生产过程中防尘毒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干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防尘、防毒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旨在指导和规范干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提高产品安全性,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
二、主要内容
1、防尘技术要求
标准对干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防尘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生产车间的粉尘浓度控制、通风设备的设置和维护、粉尘的收集和处理等方面。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确保粉尘浓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防毒技术要求
除了防尘技术要求外,标准还对干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防毒技术进行了规定。包括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毒化学品的管理、防护措施的设置、有毒废气的处理等方面。要求企业在使用有毒化学品时,要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和使用方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管理措施
标准还规定了干电池生产企业在防尘、防毒方面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防尘、防毒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防尘、防毒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等。通过这些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防尘、防毒意识和能力,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4、监督机制
为了确保标准的实施效果,标准还规定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企业的自我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等。通过这些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干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防尘、防毒问题,保障标准的有效实施。
三、实施意义
GB 13011-1991《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我国干电池生产行业,提高产品安全性,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防尘、防毒技术的要求,可以有效地减少干电池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污染和危害。通过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企业的防尘、防毒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