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B/T 10017-2008《冷冻饮品 食用冰》基本信息
标准号:SB/T 10017-2008
中文名称:《冷冻饮品 食用冰》
发布日期:2008-12-04
实施日期:2009-07-01
发布部门:商务部
提出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起草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标准中心、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冷冻饮品专业委员会等
起草人:张丽君、茅金妹、陈岩、张冲、康慧玲、王英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X53冷食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00.40冰淇淋和果冻
SB/T 10017-2008《冷冻饮品 食用冰》介绍
SB/T 10017-2008《冷冻饮品 食用冰》是中国商务部于2008年12月4日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自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SB/T 10017-2008标准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即所有生产和销售的食用冰块。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家庭自制的冰块,只要用于食用,都必须遵循该标准的规定。这体现了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确保了食用冰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规范性。
二、原料要求
标准对食用冰的原料提出了明确要求。原料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水源的安全性。标准还规定了原料水中的微生物指标,如大肠杆菌等,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食用冰的卫生质量。
三、生产过程控制
SB/T 10017-2008标准对食用冰的生产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保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生产环境应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标准还规定了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食用冰的均匀性和质量。
四、产品质量指标
标准对食用冰的产品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食用冰的外观应无色透明,无异味,无杂质。在感官指标上,标准规定了食用冰的形状、大小等要求。标准还对食用冰的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进行了限制,确保食用冰的安全性。
五、检验方法
SB/T 10017-2008标准提供了食用冰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微生物检验、重金属含量测定等。这些检验方法为食用冰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对食用冰的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六、标签与包装
标准对食用冰的标签与包装也提出了要求。标签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避免对食用冰造成污染。
七、运输与储存
SB/T 10017-2008标准对食用冰的运输与储存提出了明确要求。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保持食用冰的低温状态。储存时应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污染和融化。
八、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自2009年7月1日起,SB/T 10017-2008标准正式实施。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用冰市场的监管,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食用冰产品。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