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1511.1-2008《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 第1部分: 命名》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21511.1-2008
中文名称:《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 第1部分: 命名》
发布日期:2008-03-13
实施日期:2008-08-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纳米生物材料研究中心)
起草人:李玉宝、左奕、杨爱萍
中国标准分类号:G30合成材料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20热塑性塑料
GB/T 21511.1-2008《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 第1部分: 命名》介绍
GB/T 21511.1-2008《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 第1部分:命名》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标准,于2008年3月13日发布,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
一、命名规则
1、命名原则
标准规定了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命名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唯一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命名不仅要准确反映材料的组成和特性,还要保证在整个行业内的一致性和不重复性。
2、命名结构
命名结构包括基本名称、分类名称和具体名称三个部分。基本名称指的是“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分类名称则根据材料的具体应用或特性进行分类,具体名称则详细描述了材料的具体组成和特性。
二、分类与标识
1、材料分类
标准对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按材料的形态、用途、性能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有助于用户快速识别和选择适合特定应用的材料。
2、标识要求
标识要求规定了材料的标签、包装和文档中必须包含的信息,如材料名称、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这些信息的标准化有助于确保材料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控制。
三、术语定义
1、术语收录
标准中收录了与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相关的专业术语,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这些术语的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的交流语言,减少误解和混淆。
2、术语应用
术语的应用指导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使用这些术语,包括在技术文档、产品说明和学术交流中的规范使用。
GB/T 21511.1-2008《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 第1部分:命名》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命名和标识、促进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