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7/T 1207.5-2023《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7/T 1207.5-2023
中文名称:《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
发布日期:2023-12-28
实施日期:2024-01-28
发布部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提出单位: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归口单位: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标准分类号:B40畜牧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兽医学
DB37/T 1207.5-2023《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介绍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以下简称“本标准”)是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12月28日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自2024年1月28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详解
1、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本标准要求鹅场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机构、人员职责、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鹅场应明确生物安全责任人,确保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2、人员管理
鹅场工作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掌握相关技能,并在进入生产区前进行严格的个人卫生处理。本标准还规定了人员进出生产区的流程和要求,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3、鹅只管理
本标准对鹅只的引进、饲养、繁殖、免疫、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鹅只的来源审查、健康状况监测、疫苗接种计划、疾病诊断与治疗等,以确保鹅只的健康和产品质量。
4、环境控制
鹅场的环境控制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要求鹅场对饲养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同时,还应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确保通风、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适宜鹅只生长。
5、饲料和饮水管理
饲料和饮水是影响鹅只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的采购、储存、使用标准,以及饮水的水质要求和供水系统的维护。确保鹅只摄入的营养均衡,减少疾病发生。
6、废弃物和病死鹅处理
本标准对鹅场产生的废弃物和病死鹅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鹅场应建立废弃物和病死鹅的无害化处理机制,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二、标准实施的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鹅场的生物安全水平、保障鹅只健康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鹅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鹅产品的信心。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