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2915-2011《出口食品中甲草胺、乙草胺、甲基吡恶磷等160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2915-2011
中文名称:《出口食品中甲草胺、乙草胺、甲基吡恶磷等160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发布日期:2011-05-25
实施日期:2011-1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2915-2011《出口食品中甲草胺、乙草胺、甲基吡恶磷等160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1年5月25日发布了SN/T 2915-2011《出口食品中甲草胺、乙草胺、甲基吡恶磷等160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是针对出口食品中160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制定的,涵盖了甲草胺、乙草胺、甲基吡恶磷等常用农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确度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二、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出口食品,包括但不限于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通过对这些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可以确保其符合国际市场的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三、检测方法
1、样品前处理:首先对食品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包括提取、净化等步骤,以便于后续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2、气相色谱分析:将前处理后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根据农药的不同化学性质,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3、质谱检测:分离后的组分进入质谱仪,通过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等部件,将化合物离子化并进行质量分析,最终得到化合物的质量谱图。
4、数据处理:根据质谱图,通过与标准物质的比对,确定样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四、标准要求
1、准确性:检测结果应与实际农药残留量相符,误差范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测,结果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稳定性:在不同时间、不同人员操作下,检测结果应保持稳定。
4、操作性:检测方法应易于操作,便于推广应用。
五、标准意义
本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农药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国出口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