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41232.2-2021《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 纳米储能 第2部分:纳米正极材料的密度测试》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41232.2-2021
中文名称:《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 纳米储能 第2部分:纳米正极材料的密度测试》
发布日期:2021-12-31
实施日期:2022-07-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科学院
归口单位: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9)
起草单位: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孔令涌、葛广路、徐健、王远航、王益群、尚伟丽、孙言、邱志平、李意能
中国标准分类号:F19新能源及其他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20
GB/T 41232.2-2021《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 纳米储能 第2部分:纳米正极材料的密度测试》介绍
GB/T 41232.2-2021《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 纳米储能 第2部分:纳米正极材料的密度测试》是一项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并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主要内容
GB/T 41232.2-2021标准主要规定了纳米正极材料密度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设备、测试结果的计算和表示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方法
标准规定了两种密度测试方法:比重瓶法和浮力法。比重瓶法适用于颗粒或粉末状的纳米正极材料,浮力法适用于片状或块状的纳米正极材料。两种方法的测试原理和操作步骤均有详细说明。
2、测试条件
标准对测试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了规定,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例如,测试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25℃±2℃范围内,湿度应控制在50%±10%范围内。
3、测试设备
标准对测试所需的设备进行了规定,包括天平、比重瓶、浮力计、量筒、滴定管等。同时,对设备的精度、校准和维护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
4、测试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标准规定了密度测试结果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法。密度值以g/cm³为单位,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同时,还规定了重复性、再现性等统计分析方法。
二、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GB/T 41232.2-2021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纳米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1、规范测试方法
标准的制定为纳米正极材料密度的测试提供了统一的方法和标准,有助于规范测试过程,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规范密度测试,可以更好地控制纳米正极材料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促进产业发展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纳米储能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保障消费者权益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纳米正极材料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GB/T 41232.2-2021《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 纳米储能 第2部分:纳米正极材料的密度测试》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纳米正极材料的密度测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