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1492-2007《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1492-2007
中文名称:《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7-12-18
实施日期:2008-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起草单位:农业部蚕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浙江省蚕种管理站、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等
起草人:李奕仁、叶夏裕、陈涛、沈兴家、徐孟奎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饲养动物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NY/T 1492-2007《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介绍
在农业领域,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NY/T 1492-2007)正是这样一份旨在规范桑蚕原种繁育过程的行业标准。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并于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NY/T 1492-2007)是一项针对桑蚕原种繁育的技术规范,它规定了桑蚕原种的繁育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该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桑蚕原种的质量和纯度,提高桑蚕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繁育环境要求
标准中对繁育环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繁育场应选择在环境清洁、无污染的地区,以保证桑蚕原种的健康生长。繁育场应具备适宜的温湿度控制设施,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桑蚕对环境的需求。繁育场还应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以及必要的消毒和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繁育技术规程
1、种蚕的选择
标准规定,繁育用的种蚕应选择健康、无病、品种优良的个体。种蚕的选择应基于其遗传背景、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
2、繁育周期管理
繁育周期的管理包括种蚕的饲养、产卵、孵化、幼虫饲养、蛹化和成虫管理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技术要求,如饲养密度、饲料质量、温度控制等。
3、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繁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标准要求繁育场应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疫苗接种、药物预防等。
四、质量控制与记录
标准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要求繁育场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包括对繁育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如种蚕的生长速度、死亡率、产卵量等。还应有详细的繁育记录,以便于追溯和分析。
五、标准的意义
《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桑蚕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桑蚕原种的质量,还能促进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