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铁件 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的标准号是:GB/T 41972-2022
GB/T 41972-2022《铸铁件 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2-10-12发布,并于2022-10-12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诚拓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程灿工业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省肇庆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泰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宁波拓铁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等;起草人是丛建臣、丛红日、李锋军、朱家辉、冯梅珍、姜爱龙、程垂庭、皮凤梅、文浩、曹迪、孙国峰、何英、张士鹏、刘庆坤、周长猛、艾晨光、赵永文、王平、杨红生、刘永其、曹立为、宋全知、田勐、相亮、黄丽丽、陈涛、孙谱、佟立飞、刘军、崔兰芳、孙金霞、黄伟钊、陈旭伟、迟晓红。
“铸铁件 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介绍
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话题。在生产铸件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缺陷。这些缺陷根据其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几类,如孔隙性缺陷、夹杂性缺陷、冷隔与浇不足等。孔隙性缺陷包括气孔、缩松和缩孔,这些通常是由于金属液在冷却过程中凝固收缩或气体溶解度下降造成的。夹杂性缺陷涉及到非金属杂质的嵌入,这可能是因为熔炼过程不当或是炉料污染导致的。还有一类是与铸件成型直接相关的缺陷,比如冷隔是由于金属液在模具中流动不畅造成的,而浇不足则是因为液态金属未能完全填充模腔所致。
对于这些不同的缺陷,铸造行业通常采用专门的术语来描述和命名它们。例如,'针孔'通常指小而分散的气孔,而'气孔'则是指较大的气体形成的空洞。'砂眼'是由于型砂脱落进入铸件而引起的夹杂物。而'冷隔'则特指由于金属液流前沿温度过低导致未融合的区域。通过准确的缺陷命名,可以更好地对缺陷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从而确保铸件的质量。
有检研究院旗下第三方检测报告办理服务